今天是:
      【盤點】十一運理念創新引導機制創新
      文章來源:十一運會官方網站 作者: 發布時間: 2009-11-02

        十一運官網訊(記者 宋 弢 )作為北京奧運會后我國舉辦的第一個全國綜合性體育盛會,十一運會以“和諧中國 全民全運”的理念創新,開啟了中國體育發展的新時代。 

        

        這一嶄新理念,體現了體育事業落實科學發展觀、服務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時代要求;它所蘊含的以人為本、全民健身的內涵,加深了人們對體育及全運會價值的理解和認識;同時,由新理念引發的機制創新,為推動我國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協調發展作出了可貴探索。 

        

        全民全運—— 

        

        改變了山東人的生活方式 

        

        “全民全運,這一理念創新的最大價值,是站在時代的高度,順應了中國社會發展和體育發展的歷史趨勢!笔∩缈圃荷鐣L李善峰這樣評價。 

        

        李善峰說: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發展的不平衡,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隨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民對體育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長期以來困擾中國體育發展的投入不足的狀況,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改善。競技體育終究要服務于人的全面發展,已成為中國體育發展到現階段的時代要求。 

        

        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歷來就是推廣健康生活方式的大舞臺。東京、 漢城奧運會后,日本、韓國體育發展隨之轉入全民體育階段。緊隨北京奧運會后的十一運提出“全民全運”辦賽理念,準確把握了這種時代要求,通過“全運效應”的充分發揮,使十一運真正成為群眾體育知識的普及期、全民健身意識的提高期和群眾體育事業的發展期。 

        

        理念創新必然引發機制創新。本屆全運會,不再僅僅是競技體育大比拼的賽場,同時也是群眾體育大展示的舞臺。十一運會組委會和各賽區組委會,除競賽部外,還下設群體工作部,實現了競技比賽與群體活動同步進行:近兩年來,我省組織的大型健身活動分別達 594 項和 612項,2009年更是高達800多項。今年1至9月,十一運賽事激戰正酣,由十一運組委會群體部組織舉辦的“ 全民健身、 共享全運”百縣籃球、千校乒乓球、萬人中國象棋三項比賽如火如荼,吸引16萬名群眾參加。競技體育與群體活動共同推進,演繹了全民全運的精彩一幕。 

        

        健身設施是構建全民健身體系的主要內容。按全民全運要求,我省把全民健身設施建設與辦賽工作同時部署,全省全民健身設施建設步入歷史上投入最大、發展最快的階段。通過實施“一點三線全民健身工程”和“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省規劃建設健身工程8000多項,總量增加了近50% 。在濟南、青島等城市主要城區,基本形成了 15 分鐘健身圈。而在廣大農村, 3.2萬個村莊新建了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占全省行政村總數的40% 。 

        

        通過舉辦十一運,山東人均體育場地比10年前翻了一番,體育設施建設前進了近10年,“十一五”規劃推行全民健身計劃的目標任務提前一年半完成,我省體育人口從 35% 上升到40% 以上。十一運組委會技術專家劉清早感慨:全運會改變了山東人的生活方式。 

        

        舉省辦全運—— 

        

        資源利用共享實現最大化 

        

        十一運會,按“以濟南為主賽區、17市共同承辦、全省共設60個項目賽區”的布局方案,競賽項目實現了在我省的全覆蓋,這在全運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作為全民全運理念下的全新實踐,舉省辦全運,包含著“趨利避害”的深層考量。 

        

        先說“避害”。單一或幾個主要城市舉辦大型賽事,讓體育賽事效應過度集中于狹小區域。而運動會一旦結束,又導致資源大量閑置。日本世界杯足球賽、悉尼奧運會后,主辦方至今為大量閑置場館頭痛不已。而舉省辦全運則化解了這一難題:首先,全省原有場館得到充分利用,本次全運 129 個場館中,新建的只有44個,而在原基礎上改造的達85個。而即使新建場館,也有許多是填補了舉辦地的場館空白。同樣道理,其他投入,如服務餐飲、交通、安全、醫療等,都通過舉省共辦,把舉辦壓力化整為零,實現了城市資源利用、共享的最大化。 

        

        而從“趨利”看,通過舉省辦全運,讓不同發展水平的城市分享發展機遇,本身就是我省協調區域發展、造福更多群眾的重要體現。一是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的充分利用:隨著我省整體經濟社會發展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全運舉辦由一城市舉辦發展為多城市舉辦成為可能。本屆全運會,比賽設項遠超奧運,賽區分散程度高于奧運。但我省發揮城際交通便捷的優勢,做到同一項目賽區跨度不長于3小時路程,以便于統一組織指揮和參賽隊伍快捷轉場,賽事組織基本未受影響。二是通過辦賽機制創新: 

        

        本屆全運會,我省實施了兩級組委會模式,除省組委會外,還在各分賽區建立賽區組委會,取代了以往分賽區由競委會負責的模式。這是全運辦賽史上的創新。實踐證明,新模式能更好地強化各市辦賽力度,從而為辦賽效益全面發揮提供了保障。 

        

        有關專家用一個形象的例子說明了這種變化:群眾體育設施建設,大凡選址都是城市最好的黃金地段,不說資金,立項本身也難上加難。如分賽區是競委會負責模式,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實施賽區組委會模式,辦好全運成了各市“一號工程”,工作力度大大增強,甚至有的城市規劃,都必須有體育局長參與,最終實現了難題不“難”;對于西部相對落后地區,全民設施建設任務是筆不小投入,但同樣是新模式保證了全省的齊頭并進:17市都按要求建設了市級健身中心,有的西部地區,建設水平甚至高過東部城市。 

        

        沒有旁觀者—— 

        

        全運盛會變成人民節日 

        

        山東省民意調查中心是我省第一家代表中立的第三方的專業調查機構。受十一屆全運會組委會委托,從倒計時 100 天到閉幕,先后進行三次民意調查:第一次于5月8日至 6月 15日倒計時 100 天前進行,第二次于8月27 日至 9月5日倒計時一個月前完成,第三次于全運會閉幕后進行。 

        

        第一次民意調查時發現,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上,公眾呼聲強烈。隨即,相關部門在城市管理的深化和提高上加大力度。3 個多月后,第二次民意調查就發現86.9% 的市民認為城市建設變化顯著,78.6% 的市民認為環境衛生有較大突破。 

        

        劉清早說,群眾的廣泛參與性,是本屆全運會最重要的亮點之一:“籌辦之初,山東提出一個口號‘籌辦全運會,沒有旁觀者’,并設計了‘微笑在山東’‘我為全運會出一份力’等活動,力爭使老百姓感覺到我就是主人。而從實踐來看,已成為生動的現實! 

        

        本屆全運會我省志愿者達到 23萬人,創全運紀錄。在志愿者運行模式上,我省借鑒北京奧運會經驗:將十一運會志愿者分為賽事、城市、社會三大類,三類志愿者各司其職;采用了以組委會志愿者工作部為指揮協調主體、各賽區志愿者工作部分級調配指揮、高校具體組織實施并會同相關競委會的職能部門協調辦公的指揮系統;在全運會歷史上首次發布了志愿者主題歌,首次設計了志愿者標識……這些,都使好客山東的“微笑名片”更加動人。 

        

        將全運盛會打造成人民的節日,利在當前,功在長遠。全運會這種大型公共活動是培育公民社會的最佳舞臺。山東人民在積極參與全運的過程中,培育了理性思維、開放心態、創新精神和包容胸懷,為山東社會進步提供了可持續的精神動力。

      編輯:胡順偉
        設為首頁 | 聯系方式 | 版權所有:第11屆全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
      網站技術維護:大眾報業集團大眾網
      美女羞羞视频免费网站_久久99精品麻豆国产_古代肉多荤话文高h_国产一区曰韩二区欧美三区

          >